為台灣電影把脈 李安:台灣不缺錢 缺品味、技術和編劇

說得好,台灣真的是嚴重地缺乏編劇,整個電視加電影圈合起來,像樣的編劇大概一隻手就數得完了吧?!
唉,好劇本是好電影的最基本要件啊....
話說回來,突然想到台灣的中文教育似乎很少有戲劇相關的題材,作文課也從來不會讓人寫劇本,這點或許也有很大的影響喔~


為台灣電影把脈 李安:台灣不缺錢 缺品味、技術和編劇
【東森新聞報 記者顏瓊玉/台北報導】

頂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光環,李安4日在「用感性與理性看台灣電影」座談會上表示,台灣電影市場不缺錢,也不缺硬體、技術、管理以及行銷,缺的是「品味」、「設計」;專業人才則缺編劇和製片。

「台灣電影已死?」李安說,他在中國、香港常聽這句話,雖然一聽火氣就上來,卻也想不出任何反駁的例子。
他在座談上以這個例子直接切入正題:「台灣電影怎麼了?」他說,台灣有最好的藝術電影,可是,電影追求的是「娛樂」,而娛樂效果是從「說故事、敘述」而來,這便突顯「編劇」的重要性。

身為導演,李安卻說台灣不缺導演,而是缺「編劇」,即使是好萊塢,最好的編劇也不超過5個。片型的認識和突破是台灣最大的問題。」

編劇攸關電影能否說出一個好故事,發展出完整的線性結構,李安試著用大眾能了解的語言解釋,他說:「電影不是人生,不可能什麼都有,它只有兩個鐘頭。」

電影,要能吸引人最重要。

光有一個idea(想法)不夠,如何讓它發展才是重點。

李安說,他看台灣年輕人的電影創作,多是「吶喊」、「消沉」的,如果電影無法線性發展,只有一個點不斷擴大,就只能原地踏步。

他期望台灣能為下一代營造成熟的電影環境,這要從教育、政策,以及他們這一代的電影人著手。

除了編劇,李安還談到另一個台灣電影缺乏的人才,「製片」。

他將製片分為3類,一是現場製片,只關注拍片現場,導演需要什麼,他就給什麼;二是賣片型的製片,著重在行銷;三是經營型的製片,這類製片人要有遠見,能經營導演,知道導演要什麼。
李安說,台灣最需要的是有遠見的製片,他用「馬和騎士」來比喻導演和製片的關係。

他說,導演是馬,他可以勇往前衝;製片是騎馬的人,他必須懂得駕馭馬,帶領他往正確方向奔馳。

從投資角度看台灣電影,在好萊塢大風浪中打滾多年的李安表示,台灣最多的錢,很多熱錢投入電影圈,台灣也不缺硬體、技術、管理,連行銷都是一流的。

不過,台灣的品味、設計、研發就相對較差,因此,台灣可以從事精密的動畫代工,卻無法自己製作。

台灣電影雖有困境,但在李安眼中,台灣這塊土地也蘊藏很多電影可以開發的寶藏,那就是傳統的東方元素。

李安說,華語的市場比西方大,台灣的優勢在於固有文化,即是祖宗的東西。

雖然觀眾已經被好萊塢電影訓練成用西方的思考模式,電影創作者可以套用模式,但應該要有所突破。

李安說,他很想拍關於華語的題材,卻苦無劇本,也缺乏工作團隊,因為他要求的是最好的。

至於政府要如何輔導台灣電影?李安表示,政策需要堅持,需要由專業人士主導,而不是由官僚體系領軍。

除此之外,政府除了積極培養人才,也應該同時開發管道,才不會有了人才,卻無發表、創作管道,這樣反而會害了他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