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雜記】公寓三部曲 vs. 愛在三部曲


''L'Auberge espagnole'' / ''Poupées Russes'' / ''Casse-tête chinois''三部曲在法國的連映會盛況

隨著【西班牙公寓】(L'Auberge espagnole/Spanish Apartment)系列的第三集【紐約愛情拼圖】(Casse-tête chinois/Chinese Puzzle)即將在台上映,片商很有心地學「愛在」三部曲舉辦了前面兩集的特別連映,還請知名影評塗翔文做介紹。「愛在」系列當然是指【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和【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那三部,不過我覺得如果把【西班牙公寓】、【俄羅斯娃娃】(Poupées Russes/Russian Dolls)和【紐約愛情拼圖】這三部叫做「西班牙三部曲」好像怪怪的,叫「公寓三部曲」應該好一點,反正三部都有公寓............................(咦?)

雖然愛在三部曲是很文青的獨立製片,因為語言的隔閡,更加通俗的公寓三部曲在台灣的知名度反而比較低,實在是很可惜。如塗翔文所說,這兩套三部曲有許多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讓人忍不住拿來比較和對照,亦是另外一種趣味。不過,儘管「愛在」系列是我少數喜歡而且能一看再看的愛情電影,就個人體驗來說,我對「公寓」系列有更多的感同身受,私心上也更加喜歡,即使在多看幾次後對某些笑料已經有點麻痺了,但每次總還是能有新的發現和體會。話說回來,看電影有時就是件很個人的事吧!

趁著剛看完前兩集連映,我想做個公寓三部曲 vs. 愛在三部曲的小小比較,剛好我兩個系列的第三集也都還沒有看過,立足點差不多。但因我沒有趕上「愛在」系列之前的連映,關於前兩集的記憶可能有點模糊,整個重點會放在「公寓」系列比較多,反正「愛在」系列不缺人寫~


從海報就能對比出兩套電影的不同風格

時間

愛在三部曲最稀奇的一點可能是,從1995年的第一集到2014年的第三集,橫跨了20年,而且都是同樣的編、導、演組合:Richard Linklater, Ethan Hawke, Julie Delpy。在創作第一集時,他們大概也沒人想到會有第二集,甚至20年後的第三集,但 Jesse 和 Celine 這兩個角色彷彿有了自己的生命,讓他們三人也和觀眾一樣,不禁想知道他倆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於是從角色、演員、編導,到看電影的觀眾,都一起經歷、見證,並且相互對照彼此這20年來的改變與成長。

左到右:從青春浪漫到歷經風霜
公寓三部曲的第一集【西班牙公寓】雖然晚了很多年(2002年於法國上映),但相信當時也同樣沒有想到會在2004、2013年分別推出第二、第三集。更難得的是,除了和 Richard Linklater 同樣身兼編導的 Cédric Klapisch,當年的卡司集結了來自歐洲各地的年輕演員,包括剛剛開始嶄露頭角的 Romain Duris, Audrey Tautou(拍本片時【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還未上映)和來自比利時的 Cécile de France(後來才以本片拿下凱薩獎最佳新演員),以及來自英國,當時主要演劇場和電視劇,但在影壇名不見經傳的 Kelly Reily 等人。12年後,前面三人都已是法國影壇的巨星,就連 Kelly Reily 也在電影版福爾摩斯裡演了好久的小三 華生的老婆,但他們都還願意再次齊聚一堂,繼續敘說這些角色的人生故事。從青澀的學生,到初入職場的熱血青年,到面臨危機的中年人,從戲裡到戲外,從幕前到幕後,同樣陪著觀眾一起度過生命的歷程。

左到右:從呆傻笨拙(呃?)到性格型男

風格

如果說愛在三部曲是很法國的美國片,那麼公寓三部曲就是很美國的法國片。

1960年生的 Richard Linklater 雖沒念過正規電影學校,但他的作品顯然受到歐陸,尤其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影響。愛在三部曲還有法國才女 Julie Delpy 參與創作(第二&三集),三部電影基本上都是只看男女主角兩人一直講話一直講話,然後(幾乎)什麼事都沒發生................這種在美國電影難以想像的畫面,在法國可是見怪不怪。

中間那位就是 Richard Linklater 啊哈哈
1961年生的 Cédric Klapisch 則是電影科班出身,碩士論文寫的是伍迪艾倫,還到紐約NYU留學並工作了幾年。或許因為這樣,他的作品比起一般法國片多了美式的明快節奏與比較通俗的敘事手法,兼顧商業與藝術的口味,也比較能被法國以外的觀眾接受。

Cedric Klapish(前)和他的愛將 Romain Duris(後)

主題

愛在三部曲的故事都是發生在一天以內,聚焦在兩位主角的身上。透過他們的對話,分別從(美國)男人和(法國)女人的角度來思考/剖析/辯證愛情與兩性關係,從青年到中年,男人和女人對人生和愛情的看法、期待、要求又有什麼變化。而除了這兩人以外的世界,大致上就不是電影的重點了。

Oh~~兩小無猜
相較之下,公寓三部曲討論到的議題就複雜多了。它的核心是男主角 Xavier 從男孩成長為男人的故事,以及他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所面臨到的難題,除了愛情與兩性關係,也涵蓋到家庭、事業、人際關係和友情的層面。同時,也從他的身上去映照出身旁其他人(主要是女人)的故事,乃至於對整個社會與大環境的批判。

另外有趣的一點是,兩個系列的男主角都是作家,只不過 Jesse 成功出了小說還到法國辦簽書會,Xavier 的小說沒人要出版,只能幫電視台寫芭樂偶像劇...........(但這是到第二集為止的發展啦,因為第三集我都還沒看 XD)

Oh~~青春無敵

愛情

愛在三部曲裡,男女主角基本上是一見鍾情、刻骨銘心的。在【愛在黎明破曉時】,兩人只花了一天對話談心,沒有多少的親密接觸,就墜入了情網。或者,就是因為沒有親密接觸,只有心靈上的交融,才讓他們的愛情如此特別,直到分離九年後都還念念不忘。到了【愛在日落巴黎時】,兩人又花了一整天講話講話講話,直到電影快結束時,才讓觀眾瞥見兩人可能的未來。這系列會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愛情電影之一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就是人們常會幻想在這世上的某個地方,是否也有個心靈相犀的另一半?若真能夠遇到生命中的那個他/她,是多麼的浪漫?



當然,到了【愛在午夜希臘時】,觀眾終於看到浪漫故事進入現實生活中後出現的變化和困難,不過電影我還沒看,在此就不討論了。


如果說「愛在」系列前兩集裡的愛情是許多人的夢想,那麼「公寓」系列前兩集裡的愛情,或許是更多人的現實。從男主角 Xavier,到他的初戀(?)女友 Martine,女同志好友 Isabelle,和後來變老婆的前室友 Wendy,每個人面對愛情都是舉棋不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在不停的尋尋覓覓中傷害別人和自己。

Martine 因為和 Xavier 分隔兩地而產生的不安全感就把他給甩了,即便她其實只是任性地想讓他「嚐嚐傷心的滋味」。之後她男友一個換過一個,甚至和其中一個生了小孩,卻始終找不到她的「白馬王子」。Xavier 被甩之後痛苦地大哭、失神,藉著和怨婦 Anne-Sophie 上床來忘卻情傷,回到法國後雖然和 Martine 維持好友關係,但也只能在一個又一個的女人當中,尋找他心目中完美的公主。即使後來與 Wendy 重逢而墜入情網,在遇上所有男人垂涎的女神級人物(超級名模)時,仍不禁猶疑那是否才是他所找的「完美女人」,而把 Wendy 拋在一邊。

一直相信著童話故事的 Xavier 與 Martine
至於 Wendy 呢,第一集時她看似是個標準的拘謹英國人,卻背著家鄉的男友和酒吧邂垢的美國男子上床,還理直氣壯地告訴一臉意外的 Xavier, "It's nothing but SEX! I enjoyed it, OK?" 到了第二集,也是莫名其妙地跟一個脾氣暴躁的廢柴糾纏不清,直到 Xavier 不忍再看 Wendy 被糟蹋而出拳把他趕走。最後還有把 Xavier 稱做「老婆」的女同志 Isabelle,則是抱著比男人還玩世不恭的態度,女伴也是一個換過一個,只談性不說愛。看到這裡,一定有人會拿出刻板印象說「法國人果然就是這樣」,但捫心自問,每個人就算自己沒經歷過,身邊也一定遇過上述這種人吧!

人都有過去啊......(喂)
同樣的到了第三集,他們也要面對步入中年後的變化和危機,等我兩部電影都看過之後再來繼續比較~

人生果然不是完美的.....(摸)

異國風&世界觀

這兩套系列總共六部電影的主要故事都發生在「異國」,愛在三部曲分別發生在布拉格、巴黎、希臘小島;公寓三部曲則分別在巴塞隆納、倫敦/聖彼得堡、紐約。雖然兩位導演同樣帶著觀眾瀏覽各地的美麗風景,他們的觀點卻大不相同。

在【愛在黎明破曉時】和【愛在日落巴黎時】,異國風情或許正是愛情的催化劑,同時也是來自德州的 Richard Linklater 對於歐洲的「浪漫」想像。在他的電影裡,美國男孩的 Jesse 和法國女孩的 Celine 在穿越歐洲的火車上相遇,認為彼此或許這輩子不會再見面,才把握僅有的一夜,漫步於美麗的布拉格街頭談天說愛。分隔九年之後,居然偶然在巴黎的茫茫人海中再度相遇,當然不能在這號稱全世界最浪漫的城市放過彼此。然而到了【愛在午夜希臘時】,兩人不再是分隔兩地的戀人,而是已經日夜相處多年的夫妻,此時的他們來到了浪漫的希臘愛琴海岸,又會是什麼心境呢?


但對於巴黎人 Cédric Klapisch 來說,歐洲是他土生土長的真實世界,這裡的一切規矩與混亂他瞭若指掌。待過法國的人都知道他們可以有多麼死板和官僚,對戲裡 Xavier 的遭遇一邊捧腹大笑的同時,一邊也不禁有股蛋蛋 淡淡的哀傷(別再相信法國人最浪漫這種無稽的謠言了)。到了巴塞隆納,除了高第、酒吧和海灘,導演也不惜讓我們看到當地「第三世界」的一面,藉機批判自以為高級但心胸狹窄的外國人。拍攝【西班牙公寓】時,現今的「歐盟」才剛要成立,片中來自法國、比利時、英國、德國、丹麥、義大利、西班牙的學生正是歐洲的縮影,Klapisch 更從巴塞隆納/加泰隆尼亞人的角度向外延伸,辯論身分認同與文化衝突的問題,以及對歐洲未來的想像。


到了 2004 年的【俄羅斯娃娃】,「全球化」才是主流,連芭樂電視劇都要講英文才是王道,大家放眼的可是「全球」市場的商機。當 Wendy 的弟弟 William 愛上到英國巡演的俄國芭蕾女伶,而居然願意學習俄語並留在聖彼得堡結婚時,當年的室友再次齊聚一堂,其中德國室友致詞道,「當初認識 William 時我很討厭他,因為他整天對我講些白目的種族歧視笑話。但是現在,世界變了,德國變了,William 也變了!」

時間到了 2013 年,「全球化」已成幻影,「歐盟」更在崩潰邊緣,Cédric Klapisch 回到紐約這個「被拍到爛掉的城市」(他自己說的),聚焦的卻是中國城。一個原因是,不只美國人對法國有幻想,法國人對美國也有幻想,人們熟悉的是【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裡酒醉金迷的上城/上層生活,卻鮮少有人關注下城/下層百姓的真實人生。另一個原因當然是,這年頭會講英語法語早已沒啥了不起,要烙中文才有希望你說是不是?!



結語

如文章開始所說,這兩套電影都是可以隨著觀眾自己年齡的增長來反覆欣賞,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累積不同的經驗後,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感受,即使是自己不曾遇過的情境,也能引發不同的想像與思考,這就是它們能在世界各地的影迷心中成為不敗經典的原因~

就【公寓三部曲】而言,當然,如果你對裡面的各種語言和文化背景有越多的認識,就能看得越加津津有味(不得不抱怨,台版 DVD 的翻譯問題一堆,剝奪了許多笑點),但就算完全不懂,劇中人物的際遇和心境仍是不分種族性別,都會心有戚戚焉的。

人生中能遇見三個這樣的美女.....果然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啊~


這兩位一不小心變成黃金情侶了,總共合演了四部片,看來真的很合拍~
你說十年後會不會有第四集呢.....hmmm......

最後來說明一下公寓三部曲片名的含意:

L'Auberge espagnole:直譯成英文是 Spanish inn 或 Spanish hostel, 西班牙「旅店」的意思,原意是說這種旅店很破,房客要自己帶吃的,所以在那裡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後來也衍伸指那種賓客各自準備食物的派對。Klapisch 則將這句俚語具體化成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一起住在西班牙的公寓,如片中 Xavier 解釋道,這裡有各種不同的人共同生活,「我就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人也就是我。」

Poupées Russes:就是那種一層一層的俄羅斯玩具娃娃,片中 Xavier 用來比喻男人追求女人就像在把玩美麗的俄羅斯娃娃一樣,永遠不滿足,打開了一層就不禁遲疑「這是最後一個娃娃了嗎?下一層會不會更好?」

Casse-tête chinois:"casser" 是動詞「打破」,"tête"是名詞「頭」,連起來的話指的是「拼圖」這種令人想破頭的益智遊戲,再加上形容詞 "chinois"(中國的)之後,代表更是「難上加難」(嗯....因為中國人比較聰明嘛是吧~)。這就是人生啊!

C'est la vie!


Comments